姓 名 | 沈非 | |
性 别 | 男 |
出生年月 | 1975-01 |
职 称 | 副教授 |
职 务 |
|
最终学历 | 博士研究生 |
学 位 | 博士学位 |
电 话 |
|
E-Mail | 523022@qq.com | 近影 |
一、 个人简介
沈非,男,汉族,1975年1月出生,安徽省明光市人。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,安徽师范大学地理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。主要从事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、资源环境与GIS应用研究。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,厅级项目3项,参加国家级、厅级及地方政府委托规划项目多项。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参编教材3部。
二、 工作与学业经历
1994年9月-1998年7月,安徽师范大学,地理系,本科
1998年9月-1999年7月,安徽师范大学,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,硕士研究生
1999年9月-2001年7月,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,硕士研究生
2016年9月-2022年7月,安徽师范大学,地理与旅游学院,博士研究生
2001年7月至今,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教师
三、 研究领域和方向
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、资源环境与GIS
四、 讲授课程
水文学、土地信息系统
五、 科研成果
1. Fei Shen, Xiwen Lin, Hao Chen, Jinji Ma*, Kaifang Shi & Weidong Cao. City-level total and sub-category energy intensity estim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,18,1,2025:2463947.
2. Shen F, Zhang QY, Ma JJ*, Li ZQ, Hong J. Identification of polluted clouds and composition analysis based on GF-5 DPC data.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& Radiative Transfer,2021,269:107659.
3. Lin XW, Ma JJ*, Chen H., Shen F, Ahmad S, and Li ZQ. Carbon Emissions Estim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China at City Level Based on Multi‐Dimensional Data and Machine Learning. Remote Sensing,14,13,2022:3014.
4. 沈非,黄薇薇,李大伟,任雅茹,黄艳萍.安徽省县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及耦合研究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9,28(10):2309-2318.
5. 沈非,黄艳萍,王芳,麻金继,陈明星.基于GIS与栅格数据的安徽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测评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8,27(3):535-543.
6. 沈非,任雅茹,黄艳萍,王甜甜,麻金继.芜湖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.土壤通报,2018,49(5):1123-1129.
7. 沈非,袁甲,黄薇薇,查良松.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合肥市城市扩展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5,24(2):202-211.
8. 曹媛,宫明艳,沈非,麻金继,杨光,林锡文.中国区域PM2.5浓度估算以及影响因素解析.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,2023,18(03):245-257.
9. 李大伟,黄薇薇,沈非,程煜,陈铭杨.基于栅格的安徽省人居环境人文适宜性评价.地球信息科学学报,2021,23(6):1017-1027.
10. 章群英,麻金继,沈非,李超.安徽省冬季PM2.5污染来源及其成因分析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20,29(12):2737-2746.
11.刘惠临,沈非.基于毒性伤害指标的疏散路径规划模型.中国安全科学学报,2018,28(1):179-184.
12. 袁甲,沈非*,聂兵,罗小瑞,王甜甜.皖江城市带植被 NPP 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响应.测绘科学,2017,42(11):62-67.
13. 聂兵,沈非*,徐光来,黄艳萍.安徽省近50年降水时空变化分析.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7,40(6):574-579.
14. 付文凤,沈非,欧名豪,阎琼.芜湖市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协调性研究[J].农业科学研究,2016,37(1):76-80+88.
15. 袁甲,沈非*,王甜甜,罗小瑞.2000-2010年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.水土保持研究,2016,23(5):245-250.
16. 袁甲,沈非*,黄薇薇,付文凤.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力分析.人文地理,2015,30(3):72-78.
17. 朱永恒,沈非,余健,张小会,陆林.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.生态学报,2013,33(5):1495-1505.
18. 三维测绘新技术.科学出版社,2018年(参编)
19. GIS软件应用实习教程.安徽人民出版社,2010年(参编)
20.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.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年(参编)
六、 科研项目
1.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(KJ2019A0496):多源卫星数据PM2.5反演及其成因分析——以安徽省为例(主持)
2. 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(2019):多源数据协同反演模型研究(主持)
3.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(AHSKY2015D72):安徽省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优化研究(主持)
4.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培育基金项目(2013XMPY12):皖江城市带陆地植被碳储量对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(主持)
5.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(2006JQW042):县域耕地动态平衡政策成本分析——以安徽芜湖县为例(主持)
6.安徽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2001QL34):RS,GIS一体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(主持)
7.安徽师范大学教材建设基金项目: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指导(主持)
8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42271372):多源数据协同反演PM2.5浓度和成分研究(参与)
9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41671352):多源卫星数据仿真模型及其云/气溶胶参量反演算法研究(参与)
10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40901258):城市街道灰尘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过程研究(参与)
11.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(41001031):铜尾矿废弃地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动物迁居研究——以铜陵市尾矿库为例(参与)
12.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(G1999011810):土壤质量时空变异规律(参与)
13.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、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芜湖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、宿松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(退宅还耕)等政府及职能部门委托项目(参与)
七、 获奖情况
1.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二等奖(2006年)
2.安徽师范大学校级教坛新秀奖(2008年)
3.安徽师范大学国旅学院“精彩一课”二等奖(2008年)
4.安徽师范大学“优秀教学二等奖”(2013年)
八、 联系方式
Tel:0553-5910688;E-mail:523022@qq.com